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 正文

每日400人,网上实名预约!北京历代帝王庙今天恢复开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初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1-01-06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经过近两年的修缮,今天,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恢复对社会开放。开放后,《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与《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将以崭新的面貌与公众见面。近年来,因庙内部分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糟朽。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性的原则下,北京历代帝王庙文物修缮项目正式开工,主要对北京历代帝王庙的景德门、景德崇圣殿、东配殿、碑亭、祭器库、钟楼等16座单体建筑进行了局部整修。2020年11月修缮项目顺利竣工。本次修缮不仅完成了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修补和提升,更体现了西城区文物保护工作以彰显文物历史文

经过近两年的修缮,今天,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恢复对社会开放。开放后,《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与《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将以崭新的面貌与公众见面。

近年来,因庙内部分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糟朽。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性的原则下,北京历代帝王庙文物修缮项目正式开工,主要对北京历代帝王庙的景德门、景德崇圣殿、东配殿、碑亭、祭器库、钟楼等16座单体建筑进行了局部整修。

2020年11月修缮项目顺利竣工。本次修缮不仅完成了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修补和提升,更体现了西城区文物保护工作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实现文化价值传承和保护的最大化。

全新的《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内容共分为“姓氏有别”“百姓根脉”“交融凝聚”“家风传世”“姓趣荟萃”五个单元,着重突出姓氏文化的历史性、交融性、时代性与趣味性。展览从“三皇五帝”这个独特的视角切入,揭秘姓氏与中华人文始祖之间的关系,介绍姓氏在中华民族交汇融合中起到的凝聚作用,利用图示化、数字化的展现形式与观众分享历史上经典的家规、家训及家风典故。展览中同时添加了许多互动项目和多媒体展示,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百姓一家,根在华夏”的家国情怀。展览中还加入了“魔墙”展示技术,展示由“三皇五帝”所衍生出的200个姓氏,观众可以从中寻找自己姓氏,了解该姓氏的起源由来、郡望分布、宗族楹联、家风家训等内容。

恢复开放的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将采取实名制网络分时段预约的参观方式,每日预约人数为400人(上、下午各200人),约满为止。观众可通过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公众号进行预约,参观时需持预约凭证、出示健康宝实时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均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参观。目前仅接受个人预约,暂不提供团体预约。

同时将采取志愿者义务讲解、公众号语音导览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参观服务内容,使观众能够更方便、更准确、更详细地了解历代帝王庙的历史文化。

“十三五”以来,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高度重视老城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文物建筑“解危、解放、解读”。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52处,总投入45亿元,实现完全腾退32处,腾退居民1872户,居民腾退比例达到92%。开启集中连片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启动沈家本故居、京报馆等一批文物修缮工程,广福观、福州新馆、林白水故居等文物建筑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创了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新模式,出台《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向社会发布了包括歙县会馆等7处腾退文物建筑在内的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引起了广泛社会反响。活化利用计划旨在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寻求更好的文物利用和保护方案。目前首批活化利用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按分类浏览
黑龙江 (47) 哈尔滨 (1724) 齐齐哈尔 (1005) 其他市县 (1148)
国内 (10793) 国际 (929) 财经 (349) 房产 (941)
科技 (383) 军事 (114) 娱乐 (543) 体育 (182)
汽车 (360) 生活 (368) 农业 (165) 健康 (237)
时尚 (67) 家居 (59) 旅游 (183) 女人 (59)
美食 (59) 消费 (137) 社会 (60) 文化 (238)
教育 (193) 公益 (100)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